16世纪初,欧洲的商人又把梅毒从海路传入中国的,而后由南向北,由沿海到内地,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,所以梅毒并非中国“国粹”,到了明清以后的医学着作才开始有梅毒的记载。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写道“杨梅疮古方不载,亦无病者,近时起于岭南传及四方”。明朝学者陈思诚的《霉疮秘录》中详细记载了梅毒的发病情况。因为梅毒最早在我国流行,因此又称“疮”或“广疮”。而二期梅毒的皮损鲜艳且多呈铜红色,很像杨梅,所以旧时又称“杨梅疮”。
查看更多关于“梅毒是怎么有的”的相关常识>>
1493年,哥伦布征得西班牙国王的同意,率领着80余名水手漂洋过海,去寻找东方的印度古国,因为传说中东方遍地都是黄金,后来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,可是当时他们误以为到达了印度,就称当地古老的土着居民为印第安人(Indian)。当时梅毒正在美洲大陆广泛流行,而哥伦布的水手以及后来大批移民与土着居民曾长期生活在一起,使不少移民染上了这种疾病。1495年哥伦布又率领水手从美洲返回西班牙时,梅毒便横渡大西洋传入西班牙、意大利、,进而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。
解放后,由于党和政府有效地取缔了妓院,解放妇女,对性病进行广泛的普查普治,已于1959年在大陆范围内基本上消灭了梅毒。20世纪70年代以来,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发展,性病又在我国死灰复燃,特别是梅毒发病人数大大增加,发病人数急剧上升。
温馨提醒: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。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,请点击 在线咨询专家 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:028-61361981 在线专家将全天候竭诚为您服务!